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“把事物说明白了”,语文要素是“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,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。搜集资料,用恰当的说明方法,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”。
本单元围绕单元目标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《太阳》和《松鼠》、两篇习作例文《鲸》和《风向袋的制作》及“交流平台”“ 初试身手”、习作模块,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受说明文的特点,学着用恰当的说明方法,介绍事物,突出事物的特点。
《太阳》是一篇科普短文,通过列数字、打比方、举例子等说明方法来介绍太阳,为我们提供了说明性文章的基本样式。课后第二题,明确地指向了“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”这一语文要素。用本篇课文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说明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介绍事物,体 会科普短文语言严谨、平实的特点。
《松鼠》是一篇知识性、科学性、趣味性较强的文艺性说明文(又称科学小品)。文章用生动活泼的语言,为我们介绍松鼠外表漂亮、习性驯良、行为乖巧的特点。旨在为我们提供说明性文章的另外一种样式,即说明文还可以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来介绍事物的特点。运用课后第二题帮助学生体会科学小品文准确、活泼的语言特点。 这两篇精读文章共同承担着“让学生初步了解说明文,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,体会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,体会说明文多样的语言风格”这一主要任务。除此之外,还承担着帮助学生搭建说明文“写什么”的基本框架任务,这一任务在《太阳》与《松鼠》的课后第一题中得到了体现。
“交流平台”与“初试身手”安排在精读课文之后。“交流平台”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与习作方法进行了归纳与梳理。“初试身手”由两个练习组成:1.选择身边的一个事物,试着运用多种方法来说明它的特征;2.试着将课文《白鹭》改写成说明性文章,体会散文和说明文语言的不同。以上两个练习的编排,既加强了学生对说明方法和说明文语言的认识与运用,又为下面的习作练习奠定了基础。
“习作例文”编排了《鲸》《风向袋的制作》两篇例文,借助批注让学生进一步学习“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介绍事物”的方法,但又各有侧重:《鲸》侧重学习“分类别”的说明方法;《风向袋的制作》侧重学习分条分步骤介绍一种事物的制作过程,为“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”打开了思路,为学生的习作做好准备。这两篇例文的主要功能是示范,指导学生进行下面的习作。